为全面落实学校磨课工作要求,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,深化课程思政建设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,文法学院统筹部署、系统推进,多维度开展系列磨课活动。通过“整体解读定方向、专题培训强基础、示范引领促提升、实践研讨破痛点”的一体化举措,落实全员参加、全过程提升的磨课要求,为学院教学质量升级注入强劲动能。
一、整体解读定方向
学院高度重视磨课工作,组成党政领导挂帅的学院磨课工作领导组以及考查组,通过多次讨论会,及时安排。9月底,文法学院在综合楼N513召开磨课专题会议,学院全体专任教师参会,正式拉开磨课工作序幕。会议聚焦磨课工作的“精准落地”与“实效转化”,形成多维度指导体系。会上,学院常务副院长林莎围绕《烟台理工学院2025年磨课活动的通知》的要求和《文法学院2025年磨课活动实施方案》作全面解读,从磨课的背景意义、主要内容、实施步骤及保障措施细致展开,对磨课各环节进行系统安排,鼓励教师间相互学习,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,同时针对磨课中可能出现的共性问题提供解决方案。

二、专题培训强基础
为更好地落实磨课工作,明确课堂教学重要环节的实施方法,文法学院围绕课程思政的落实及BOPPPS教学模式的实施开展一系列培训。培训会上,法律系系主任吴淑霞老师分享了课程思政融入路径,强调“课程思政绝非思政与课程的简单叠加”,而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嵌入专业课程教学全流程,以“春风化雨、润物无声”的方式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协同。中文系系主任刘芳老师系统讲解了BOPPPS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与六个关键环节,从“引人入胜的导入设计”“具体可衡量的学习目标设定”到“有效的前测后测组织”“多样化参与式学习活动策划”等,均结合教学实例进行细致示范,为教师掌握该模式提供清晰指引。
山东省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、中文系教师徐嘉忆则以《张爱玲的传奇性》为示范内容,完整呈现BOPPPS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实际应用,让抽象的教学理论转化为可参考、可借鉴的实操案例,为磨课实践奠定基础。

三、实践研讨破痛点
在磨课过程中,文法学院法学、中文、新闻、网络与新媒体四系都举办了丰富的磨课教学活动。在系列磨课活动开展过程中,各系始终秉承学院整体要求,以“解决教学痛点、提升课堂实效”为核心,建立起“教学展示—精准点评—反思改进”的闭环研讨机制,每次教学展示后,围绕“教学设计科学性、时间分配合理性、PPT呈现专业性、课程思政融入自然度”开展深度研讨,既发现存在的共性问题,肯定教学过程中亮点,也提出可操作改进的建议,分享优质经验。这种直面问题、共享亮点的教学展示与研讨方式,让教师们能够在互学互鉴中深化对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解与应用,营造浓厚教研氛围,推动教师将理论方法转化为教学实践。

在这一轮磨课过程中,文法学院搭建了“互学、互鉴、共进”的专业成长平台,有效提升了教师教学水平。下一步,文法学院将持续推进磨课工作走深走实,针对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制定专项改进措施,推动课堂教学实效转化,优化课程教学质量,助力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