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筑工程学院多维联动开展2025磨课活动 全面赋能教学质量提升

作者: 时间:2025-11-06 点击数:

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要求,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育人实效,建筑工程学院系统开展了以“学生中心、成果导向、持续改进”为核心的“磨课”系列活动。各系部立足专业特色,精准施策,通过集体研磨、课堂展示、深度研讨等形式,推动教学理念更新与教学方法创新,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。

一、聚焦前沿技术,强化互动生成教学

数字媒体艺术系交互设计课程组率先行动,围绕《生成艺术》《新媒体运营》等课程开展集体“磨课”。活动以OBE理念与BOPPPS教学模式为指导,组织全体教师进行集中备课与课堂展示。汪海溟、潘萌、丛琳、冷涵、杨振坤等五位教师分别就“音频反应式生成艺术”、“三维几何生成艺术”、“数据驱动生成艺术”、“互动生成艺术”及“新媒体运营”等内容进行教学展示。课堂结构清晰,注重“案例导入—原理讲解—实践演示—学生互动—总结提升”环节设计,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作热情,强化了技术实现与艺术表达的融合。

二、对标OBE理念,打造高效设计课堂

环境设计系以“精准研磨,向新而行”为主题,系统启动“磨课”专项工作。系部成立室内设计、景观设计及基础课三大磨课组,组建由教学专家、督导与骨干教师构成的审查团队,推动教学模式从“教师中心”向“学生中心”转变。在教学展示中,教师摒弃“灌输式”教学,转而通过“复盘真实项目”“解构前沿案例”“设置沉浸式挑战”等方式,引导学生进入“准设计师”角色。同时,积极运用在线平台构建“线上预习—线下深化—课后巩固”的混合教学新生态,实现教学流程重构与个性化辅导。

三、创新“三阶打磨+特色赋能”模式,推动教学成果转化

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紧密结合“实践导向+审美培育”的专业特点,构建“三阶打磨+特色赋能”的磨课机制。通过“OBE理念+设计项目”双驱动,将真实项目融入教学内容,实现知识、能力与思政目标的有机统一。创新实施“三维打磨+跨组互评”机制,覆盖教学材料、课堂展示与学生作品全流程,并引入行业导师参与研讨,推动“AI辅助设计”、“可持续设计”等前沿内容进课堂。此外,建立“重点帮扶+行业赋能”机制,精准支持新教师成长,强化教学能力提升。

本轮磨课活动覆盖学院多个专业方向,目标明确、组织有序、效果显著。教师们通过课堂展示、研讨反思,不仅优化了教学内容与方法,更深化了对“学生中心、成果导向”教学理念的理解与认同。各系部均注重教学资源的沉淀与转化,初步建成包括优秀教案、任务书、课件等在内的教学资源库,为后续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。今后,建筑工程学院将以此次磨课活动为契机,持续深化课堂教学革命,打磨“金课”、培育“良师”,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
地址: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港城东大街100号   传真:0535-6915078   招生咨询:0535-6915009

鲁ICP备17042781号-3   鲁公网安备 37061302000005号      维护:烟台理工学院网络中心